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摘登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系统治理 推进应急管理能力新跨越

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4-01-05 14:26:35

2023年,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应急管理放在公共安全体系中统筹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系统治理,推动各项工作在章法中迈开步伐,全省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新跨越。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1.3%、20.8%;连续30个月无重特大事故;春节、中秋国庆两个长假均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部门组建以来首次。

一、聚焦责任落实,提升统筹权威。一是把握政治建设“主引擎”。主动提请省委11次常委会、省政府13次常务会、省安委会6次全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撑腰打气。针对总书记历次指示,均结合湖北实际拓展落实措施、组织专项行动,明确相关行业部门任务清单,督促各部门以齐抓共管的实际成效体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二是创新制度“工具箱”。建立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制度,省级19个专委会均由省领导担任第一主任,对成员单位形成有力督促。首创县市区安全生产指数模型,从风险和管控两个维度设置指标、综合赋权、自动测算,依托第三方发布安全生产指数,勾勒县域安全工作画像和走势,压实县市区属地管理责任。首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两张清单”,逢查必考、全链条压实,重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划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故拖延整改等四条红线,一旦触碰一律追责。三是打好督查“组合拳”。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建立定点督查、飞行检查、“五色图”质效晾晒、责任倒查等机制,对各专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进展“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对各市州分阶段全程包保督导。

二、聚焦预防为先,筑牢防范体系。一是夯实基层前沿。落实“眼睛向下再向下”的工作要求,按照击点破面、集点成面的思路,促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扩面提速。省政府5月召开现场会,将十堰等地试点经验向全省铺开。全省1343个乡镇(街道)均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实现100%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构建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全链条创建格局,全省已创建2198个示范社区,20个示范乡、1个示范县,7万余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全天候开展日常巡查,为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发挥了“前哨”作用。二是强化信息支撑。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快“智慧应急”建设,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系统基本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经省委编办批准,省级和12个市州、53个县市区挂牌组建风险隐患管理中心,省级汇聚300多类、30多亿条数据资源,叠加自然灾害普查数据运用,积极探索对灾害事故风险隐患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战法。针对隐患排查不系统、不精准的问题,王忠林省长亲自研究提出“火、爆、塌、撞、淹、挤”等六大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危险因素,省安委办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靶向”治理,工作经验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推介。围绕防汛这件天大的事,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城市、山丘区村镇防范极端强降雨和防汛抗旱准备规范化“三个指导意见”,极端灾害天气时刚性落实红色预警“叫应”转移等工作制度。针对湖北水网密集的实际,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统筹,明确各级各部门防溺水职责清单,镇村基层全面落实了防溺水“四位一体”工作专班(村干部+教育系统职工+民警+志愿者)和“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硬件配置,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得到有力遏制。

三、聚焦关键要素,提升救援能力。一是把队伍做强。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力量格局,遇到重大抢险任务时驻鄂部队予以支持。118支专业救援队伍中,51支队伍分布在重点区域负责防汛抗旱,60支森林灭火专业队伍在鄂西北、鄂西南等重点林区靠前驻防,有效缩短驰援距离和响应时间。103支社会救援队伍中,蓝天救援队、长江救援队已经形成品牌,省级每年选取5支标杆队伍予以重点支持。抢抓国家应急救援力量调整布局的重大机遇,争取在湖北设立中部地区消防救援机动队伍,首批400人已进驻到岗。二是把机制做优。全省6.5万名民兵全面纳入抢险救援应急力量常备体系,应急管理部门与国防动员部门可直接对接调用。与17家央企、省属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指挥调度机制,相关企业专业救援队伍常态化备勤。社会救援力量纳入全省指挥调度体系,确保随时拉得出、调得动。三是把装备做精。建设随州、赤壁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种救援车辆、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以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为牵引,一体推动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建立国储与商储、实物储与产能储相结合储备模式,救灾物资调运实现省内8小时送达。中国应急“荆州1号”“荆州2号”两艘应急救援船投入使用,有力提升长江中下游水上救援能力。

四、聚焦内外兼修,擦亮应急品牌。一是宣传教育扩影响。厅党委分类提出“扩音造势、消声降噪、调弦定调”的具体要求,着力讲好湖北应急故事,传播湖北应急声音。2023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设在湖北,王祥喜部长、王忠林省长亲临现场参加活动,带动荆楚大地掀起“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热潮。以此为契机,我们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优化安全宣传“五进”方案,每一“进”分别设计10项具体活动、创建100个试点,推动工作更加精准、更加常态。二是部门联动树品牌。连续四年开展四届“荆楚楷模·最美应急人”活动,评选范围扩大到“三委三部”、社会组织和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评选推介类常设项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会同省网评办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应急网评大赛,连续参加四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取得“三金一银”战绩。三是强化激励提士气。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全面落实应急管理津贴、值班补贴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生活保障。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对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奖励、大力宣传,营造崇尚荣誉、争先创优的团队文化,让广大系统干部眼中有光、心中有数、手里有招,成长为党和人民信任的力量。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